5月23日,随着FINAL最后一场考试结束,同学们接收到来自14级谢昳学姐的满满干货——大学学习以及博士申请“攻略”。这个下午教A325教室座无虚席,挤满了来自2016、2017级的50多名同学,有的同学甚至席地而坐,只为听这位来自即将前往加州圣迭戈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的学霸的经验分享。短短的一个小时里,谢昳学姐给大家分享了自己被拒录的经历与反思,申请名校的tips,以及她的境外生活经历。
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成功找方法。
谢昳学姐本科期间在李晓明老师实验室从事神经环路方向的研究,后赴加拿大实习的时候做神经突触,在香港交换的时候接触过短期的神经退行。大三期间申请到MIT的毕业设计,但因签证缘故没能成行。她曾收到了8封高校、研究所的拒信,却从未停止自己的步伐,每一次重振旗鼓之后,仍然乐观前行。在交流会上,她笑谈到:“如果你收到的信的开头是‘thank you’,那这基本上就是一封拒信。我发现拒信有一个常见的套路——它会告诉你‘we have received a lot of highly qualified application’,潜台词就是‘your application is not qualified’。” 她为学弟学妹们耐心地讲解了她所申请过的8所高校、2所研究所,并向大家展示了两篇Personal statements。通过这两篇Personal statements,她分析道:“在写personal statement时,要注意避免过冗杂的空大泛内容,例如描述自己的‘科研热情’;要注意避免描述与所申请的科研方向关联不紧密的经历;注重逻辑,多聊聊自己的科研经历,客观分析set-backs与significance,并将这些经历与所申请的科研方向联系起来。”
我们不一定竞争得过“一作”选手,但是我们不能输了勇气。
谢昳学姐向大家一一介绍了TOFEL、GPA、GRE等考试,为大一“新手们”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从她幽默的描述中,同学们对申请海外科研项目和博士申请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了解到许多“骚操作”,并对日后的生涯规划有了更清晰的目标。谢昳学姐说:“我曾经也疑惑过,一项名校的program在全球范围内只招收20人,却有两千乃至五千人与我们竞争,其中不乏大佬,更有CNS的第一作者。我们不一定竞争得过“一作”选手,但是我们要有这份勇于竞争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