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总览

支部联合研讨,和谐导学共建

时间:2021-05-25 阅读量:1 来源: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

2021年5月12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党日活动在ZJE二楼会议室举行,ZJE党支部和ZJE研究生党支部开展联合党日活动,就“协同共建和谐导学关系”展开研讨。参加本次活动的除了两个支部的党员外,还邀请了学院师资和研究生参加,现场共计五十余人,围坐成圆形,共话导学主题,研讨气氛融洽,交流热烈。

图片1.png


活动由ZJE支部书记陈晔主持,她向参与本次研讨交流的师生表示欢迎和感谢。强调办好研究生教育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培养一流人才的重要途径,而导学关系又直接影响着研究生培养质量,所以构建和谐融通的导学生态重要而迫切。为了加强《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的贯彻落实,常态化推进师德培育涵养,结合学院现状,开展此次联合党日活动,给导师和学生提供交流平台,很有现实意义。

微信图片_20210520172136.jpg

前期学生支部收集了学生最想问导师的问题,教工支部收集了导师最想问学生的问题,并进行了归类整理。活动的第一个环节就是让在场的12位导师(其中2位外籍师资),每人抽取一个学生问题进行回答。学生的提问涉及师生沟通、职业生涯规划、时间管理、个人困惑等很多方面,每位导师都耐心解答,并结合自身经历提出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有时针对同一个问题会有多位导师补充回答,坦诚而透彻。

微信图片_20210521092323112.jpg

第二个环节是由学生来回答导师的提问,问题已被提前粘在不知情的学生的座椅下,抽中题目的就得回答。学生们也非常认真地回答提问,包括“你心中理想的导师是怎样的?你选择读研究生的初衷是什么?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培养研究生的独立科研能力和思维能力?学院的学术氛围是否浓厚等等”。


最后陈晔书记总结,希望通过两个支部的联合党日活动,让导师和学生两个群体加强沟通,加深了解。提出和谐的导学关系应该是“人格平等、互相尊重、教学相长”,导师应该“言行雅正,言传身教”,学生应该“自我觉醒,成长成才”,而学院应该提供交流沟通平台,构建适合导学协同发展的制度环境和学术生态。




部分问题解答


学生的提问:

问题:在学生课题遇到挫折的时候导师该如何帮助?

回答:首先要确定挫折的来源,科研方面的挫折可能单纯来源于技术问题,或来源于课题选题。技术问题又分为成熟的技术和新技术带来的问题。成熟的技术,推荐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讨论等方式解决;新技术与选题问题,要与导师沟通,积极寻求导师的帮助,通过讨论,综合考量课题来确定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式。


问题:导师眼中的“有效沟通”和“无效沟通”是怎样的?

回答:“无效沟通”就是没有准备,没有获得预期结果的沟通,比如临时性碰到导师进行的沟通。而“有效沟通”是指学生知道沟通目的,提前有所准备的沟通,通过高效的交流获得预期的结果。


问题:如何高效利用和导师交流的机会?

回答:第一要有明确沟通的内容并提前做好准备,比如至少提前一天将要讨论的内容、涉及的文献,遇到的问题等发给导师,让导师有阅读和思考的时间。第二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简单问题可以通过电话或邮件,复杂的问题需要进行面对面沟通。第三是提前预约,说明可能需要的时长,使导师能充足预留时间。


问题:如果觉得老师把自己当“工具人”,应该怎么办?

回答:“工具人”只是阶段问题,是处于某个阶段的某个角色。研究生期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打基础的阶段、成长阶段和专家阶段。

第一阶段打基础,不知道实验如何设计如何做,不知道文献如何查找如何阅读,这个阶段就是要跟着导师学习,听从导师安排,可能会有“工具人“的感觉。第二阶段是成长,逐渐具备学习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和专业能力,这时候导师要调整方式,要和学生平等交流,给学生更多机会,承担更多责任。第三阶段是专家阶段,学生已成为自己课题的专家,导师作为一个“指路者”逐渐退到幕后。学生要倾听导师的意见建议,但需要凭借自己的专业能力做出独立判断。


导师的提问:

问题:在整个研究生阶段,你最希望自己在哪些方面得到训练或提升?

回答:我希望学会系统做事的方法,提升管理能力;学会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思维能力;能够为人处事更有章法。


问题:你选择读研究生的初衷是什么,是科研兴趣导向为主,还是为了增加就业竞争力?

回答:我选择读研是因为科研兴趣导向,想做自己喜欢的事,加入一个理想的科研团队,做出理想的成果,提升专业能力,也能增加就业竞争力。


问题:从研究生视角看,我们学院的学术氛围浓厚吗?

回答:感觉浓厚,学院除了常规的Biomed-X学术讲座,还有加强学术交流的floor meeting(楼层会议), “研学空间”可以供师生和同学之间讨论交流。


问题:如何定义“优秀”和“合格”的研究生?

回答:能够毕业的研究生是合格的,能够始终践行读研初心的研究生是优秀的。合格的研究生完成导师指导和交办的内容,优秀的研究生给导师带来新的灵感。


问题:除公开发表高质量的论文以外,你认为还有哪些方式可以用于评价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回答:论文固然重要,但一个优秀的研究生不应该只会写论文。面谈考核等过程性评价或许是综合评价研究生能力的一种方式,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组织能力等可以在此类评价中得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