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News
更多
我院周民团队在《Biomaterials》发表:金属有机框架-依达拉奉纳米复合物用于治疗放疗引起的脑损伤

我院周民团队在《Biomaterials》发表:金属有机框架-依达拉奉纳米复合物用于治疗放疗引起的脑损伤

放疗是治疗原发性或转移性脑瘤的重要手段,但同时它也可能对正常脑组织造成损害,引起放射性脑损伤(radiation-induced brain injury,RIBI),这可能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头痛、倦怠等症状。这种认知功能障碍通常表现为注意力、记忆力、执行能力和决策能力的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放射性脑损伤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已知辐射可以导致脑内氧化应激增加、炎症反应、微血管损伤以及血脑屏障(BBB)破坏等。这些变化可能在放疗后立即发生,也可能在数月或数年后逐渐显现。因此,开发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基于此,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ZJE)/浙江大学鄂尔多斯鄂托克生物医药联合研究中心周民教授与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丁忠祥教授合作在国际学术期刊《Biomaterials》在线发表题为“Metal-organic framework- edaravone nanoparticles for radiotherapy-induced brain injury treatment”的研究论文。图1. 金属有机框架-纳米复合物用于治疗放疗引起的脑损伤本项目开发了一种能够通过血脑屏障(BBB)并持续释放神经保护药物的载体,以减轻放疗引起的脑损伤。首先合成了MIL-53(Cr)纳米粒子,并通过表面修饰聚乙烯乙二醇(PEG)和Angiopep-2(ANG)来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和穿越BBB的能力。将依达拉奉(edaravone,一种自由基清除剂,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它通过清除羟基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来保护脑组织)载入修饰后的MIL-53(Cr)纳米粒子中,形成EDA@MIL-53(Cr)-P/A纳米粒子。MIL-53(Cr)-P/A纳米粒子能够实现依达拉奉的持续释放,并提高其穿越BBB的能力。在小鼠模型中,EDA@MIL-53(Cr)-P/A能够减轻全脑照射引起的脑损伤和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表明,EDA@MIL-53(Cr)-P/A通过抑制氧化应激、DNA损伤、凋亡和炎症反应来减轻辐射引起的脑损伤。总之,该方法为保护免受放疗引起的脑损伤提供了一种新策略,对改善接受颅脑放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价值。论文第一作者为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李雪娇博士,浙江大学博士生华诗远;ZJE周民教授和与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丁忠祥教授合作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上述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基金项目的大力支持。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biomaterials.2024.122868
2024-10-12
活动预告Events
更多
为什么选择ZJE
在浙里ZJEers
更多

于梦生辉映,游灵绘境深——ZJE于游老师

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时代,每个人的生命旅程都是独一无二的。有些人在平凡的起点上,怀揣着非凡的梦想,一步步走向了不平凡的人生。于游博士的故事,正是这样一段旅程的缩影。从宁静的东北小镇到国际科研的舞台,他的人生轨迹如同一幅精心绘制的画卷,每一笔都饱含着对知识的渴望,对探索的执着和对生活的热爱。个人简介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于游博士,本科就读于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随后以直博生身份加入清华大学生物系,在杨茂君教授的指导下,深入研究药物靶点膜蛋白的结构与药物分子作用机制。完成博士学位后,他在美国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CC)Dinshaw Patel院士团队担任博士后,专注于染色体结构维持复合物与DNA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在癌症和抗病毒免疫中的相关性。目前,于游博士的研究工作集中在染色体结构与功能、DNA损伤修复、抗病毒核酸免疫机制,以及蛋白-核酸相互作用的结构生物学和计算生物学分析,为相关领域的科学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学术启航: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在东北小镇宝清县的宁静中,于游博士的学术梦想开始孕育。他出生于一个公务员和小学教师组成的家庭,从小在父母的期望与教诲下,培养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世界的好奇。在高中的青葱岁月里,于游博士被一种深信不疑的理念所触动:科技的进步,本质上是人类感官的延伸。他站在时代的门槛上,目睹着电视广播中不断涌现的预言——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于游博士的内心充满了理想主义的激情。他憧憬着深入生物学的奥秘,为对抗重大疾病贡献自己的力量。他希望能够在微观细胞的世界中,发现生命的密码,为人类的健康和福祉开辟新的道路。机缘巧合之下,于游博士在高考提前批次被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录取,开启了他的学术探索之旅。本科毕业后,于游博士决定继续深造,他进入了清华大学生物系,成为了直博生。在这里,他遇到了杨茂君教授,这位同样毕业于吉林大学的学长,成为了他的导师和引路人。于游博士的学术兴趣逐渐聚焦于结构生物学,特别是膜蛋白的结构研究,他意识到这一领域在药物研发中的重要性。于游博士深知,科研之路若无明确目标,便如同航海者失去了罗盘。他选择了药物研发作为自己的方向。在杨茂君教授的指导下,于游博士参与了抗疟疾药物研发的课题。这是一个与疟原虫相关的研究方向,恰好在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之际,抗青蒿素的疟原虫在东南亚地区开始蔓延。这一现象并非巧合,而是科学探索中的一次重要机遇,激发了于游博士探索新药物的强烈兴趣。杨茂君教授的一句话深深影响了于游博士:“休息就要休息的好,学习就要学的专注,科研就要做到极致。”这句话不仅成为了他科研、学习和生活的指南,更在他心中点燃了追求卓越的火焰。在于游博士的努力下,课题不仅顺利完成,研究成果也得到了发表,成为他学术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2017年6月至2023年12月,于游博士在美国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CC)的Dinshaw Patel院士课题组做博士后,继续在结构生物学领域深耕。他的研究方向转向了染色体结构维持复合物与DNA的结构和功能,特别是在DNA复制和损伤修复过程中,及其在癌症的发生发展和抗病毒免疫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在MSKCC的博士后期间,前三年科研之路并不平坦,Dinshaw Patel院士的鼓励,“既要积极,又要有耐心”支撑他不断前行。在博士后的后半段,于游博士在持续的学习和尝试中获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科研征途:生命奥秘的不懈追求在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上,于游博士以一颗赤子之心,勇敢地开启了他的科研之旅。他的初衷,源自对人类健康的深切关怀,渴望借助科学的力量,揭示疾病背后的分子机制,为治愈之路指明方向。深知生命之有限,这更加坚定了他追求理想的决心。于游博士的科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在科研的低谷中徘徊,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生命奥秘的好奇和探索的热情。科研的道路漫长且充满未知,但这正是驱使他不断前进的动力。“无论当前的道路如何曲折,都应坚持自己的信念,因为只有追随内心的声音,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方向和目标。”于游博士表示。2021年,他以一系列突破性的研究,点亮了科学的天空。他首次解析了染色体结构维持复合物SMC5/6和MRN复合物的高分辨率分子结构,揭示了它们在DNA损伤修复等关键生物学过程中的作用。这些成果,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他科研道路上的每一步。在科研的海洋中,于游博士不断汲取知识的养分,保持学科前沿的敏锐洞察。他深知,SMC5/6复合物在细胞抗病毒免疫中的关键作用,这不仅是他研究的焦点,更是未来抗病毒药物研发的重要基石。从吉林大学生命科学院的青涩学子,到清华大学的直博生,再到美国凯瑟琳癌症中心的深造,于游博士的每一步都坚实而有力。他不仅在学术和科研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更在人生的旅途中,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和智慧。于游博士坦言,“失败并非成功之母,而是失败后的学习和成长,加上最终的成功,共同构成了真正的成功之路。”他的博士后导师,即便在82岁高龄,依然对科研充满热情,这深深影响了于游博士。他认识到,科研不仅是职业,更是一种生活哲学,一种对知识不断追求的生活态度。他以积极耐心、谦虚自信、格物致知的态度,面对每一个挑战。积极耐心意味着在科研中要主动探索,即使面临未知和失败,也要保持耐心,通过不断的摸索、学习和总结来克服障碍。谦虚自信则提醒我们,无论成就多高,都要保持谦虚的心态,同时也要对自己充满信心,这是科研成功的关键。而格物致知不仅是对事物细致入微的观察,更是深入分析事物运行规律的过程。作为结构生物学家,他在原子级别上观察生命活动的本质,从而理解小分子、蛋白质与核酸间的相互作用,揭示疾病的根本原因。这种对事物深刻理解的追求,是科研工作者的目标。于游博士还提到,格物致知之后,还有心诚和正心的修养,即在做科研和生活中都要诚实、公正,保持一颗不邪的心。这些品质,对于科研人员来说,同样是追求的目标。如今,于游博士带着满腔的热忱和成熟的智慧,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在ZJE继续他的科研梦想。生活旋律:工作与休闲的和谐交响在繁忙的科研工作之余,于游博士的生活同样丰富多彩,他的生活之旅充满了平衡与和谐。生活与工作的平衡,对于于游博士来说,是一门艺术。正如亨利·戴维·梭罗所说:“忙碌并不意味着生产力。”他坚信,休息时应该尽情放松,而工作时则需全神贯注。这种看似简单的原则,实践起来却需要极大的自律和智慧。于游博士的生活中,有一个志同道合、理解互助的爱人,一个充满温馨和快乐的家庭,这些都是他科研生涯中不可或缺的支撑。除了学术研究,于游博士的生活中还有一项不可或缺的元素——运动。无论是游泳、乒乓球、篮球还是足球,他都乐在其中。他深知健康的身体是科研和生活的基础,并以此为动力,追求“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宏伟目标。运动不仅锻炼了他的身体,也让他的精神得到了放松,尤其是在长时间的科研工作中,运动为他提供了必要的体力支持,让他能够保持积极和健康。于游博士认为,运动与科研之间存在着一种奇妙的和谐。运动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够培养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这对于科研工作中的合作与创新同样重要。当谈及加入ZJE的感受时,于游博士表示,他自加入以来已经半年多,这段时间里,校园的优美环境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院的老师们不仅热情友善,还给予了他巨大的帮助和指导,学院领导的支持也让他感到温暖和鼓舞。在实验室,他观察到同学们的勤奋和积极,以及他们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和谐氛围。这种团队精神和同学们对目标的明确追求,为学院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于游博士认为,生活的幸福感是科研工作的重要保障,在一个充满支持和愉快的生活环境中,他可以更专注和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享受在ZJE的每一天。寄语ZJEers面向国际,面向未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望所有的ZJEers,一起努力,积极又耐心,严肃且活泼,在科研生活中,取得一个又一个的突出成绩。无论是研究生还是本科生,未来的职业道路的选择,首先就要扪心自问,什么事情使自己最有成就感。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应投入到真正热爱的事业中,这是通往成功的关键。对于学术追求者,早定目标,不断学习、积累、突破,以在专业领域取得领先地位。科研工作者应有崇高追求,但不应牺牲基本生活。让我们珍惜时间,全力以赴,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在科研的探索旅程中,我们常与困难和挑战相伴。面对未知,我们需保持积极耐心和谦虚自信,承认失败的可能,同时坚信成功的可能性。通过不懈的学习和尝试,我们能不断积累、进步并创新。这正是执着与执拗的区别所在。我期望同学们都能取得优秀的科研成绩,更希望同学们能在克服重重困难和挑战后,获得突破性的科研成绩,这种学习、思考、进步和突破是成就感的真正来源。

查看更多

雨润幽径科研梦,菲香飘逸绽芳华——2024届本科毕业生王雨菲专访

从浙大校园到科研的殿堂,王雨菲用她的坚韧与毅力,编织了一场追寻科研梦想的美丽旅程。“一直在路上,才会有无限的可能。”她不畏困难,勇于尝试,每一次的实验与探索都是她向未知世界的勇敢挑战。让我们一起走进王雨菲的多元世界,感受她追逐梦想的脚步与热情。王雨菲 2020级 生物医学专业 本科生毕业于南京市金陵中学个人经历2022年参加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暑校,学习统计学(LIFESCI40),已推免至清华大学四方联合项目(生科院、医学院、CLS、药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现任ZJE本科生党支部宣传委员,曾任校区第四届学生会体育部负责人、第五届学生会主席团成员,浙江大学第三十五次学代会代表、监票人,第三十六次学代会代表。曾参加2022年暑期大学生实践,赴四川乐山马边彝族自治县荞坝镇支教。 曾获荣誉浙江省优秀本科毕业生浙江大学优秀本科毕业生浙江省政府奖学金(2次)浙江大学一等奖学金(3次)浙江大学优秀团干部/团员(3次)浙江大学优秀学生(3次)浙江大学学业优秀标兵(3次)社会工作标兵(2次)浙江大学青年志愿者服务二星荣誉奖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 2022)银奖校级乒乓球比赛女子团体、单打、双打四强(共6次)学术之路漫漫,成长与挑战同行在学术的征途上,王雨菲稳步前行,展现了独特的魅力。谈及优秀的学业成绩,她谦虚地表示,这主要得益于ZJE学院的学习氛围和个人的努力。王雨菲认为,学院的学习氛围与她个人的“气场”非常契合。她特别喜欢这种注重自我学习的上课形式,这种环境给予了她充分的自由度和探索空间。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她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学习,因此感到学习非常愉快,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学习过程中,王雨菲展现出了极高的条理性和自我规划能力。她表示,虽然身兼多职,参与了很多学生工作,包括校区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和ZJE本科生党支部的宣传委员,但她能够合理安排时间,确保了学业和工作的平衡。她每天都会列出一份详细的待办事项清单,并逐一完成,这种习惯帮助她高效地管理时间,使她在忙碌中也能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王雨菲参加ZJE-UoE Zombie Production活动在学术挑战面前,王雨菲选择了积极面对。“我是江苏的考生,由于高考时我并未选择化学作为考试科目,所以在大一时我对化学课程感到十分陌生和吃力”,王雨菲回忆道。然而,她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选择积极面对,购买了高中化学的教材进行自学。虽然最终化学成绩并未达到她的预期,但这段经历让她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和挑战,并培养了她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生物医学专业的学生,王雨菲在课题组里的经历,也如同一部充满探索与成长的旅程。由于她熟练掌握了基本的生物信息学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技能,实验室师兄师姐们常常将生物信息的任务交给她。在大三时,毅然选择了一个以湿实验为主的实验室作为自己的HDRC3A课程的实验室,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沉浸式bench work。这段经历不仅让王雨菲在科研技能上更加全面,更让她对科研更深刻的理解。她的毕业设计也选择了与湿实验紧密结合的方向,以此平衡自己在科研技能上的发展,为未来的科研旅途铺垫。科研之舟远航,经历与成就并彰王雨菲在科研领域取得的成就,涵盖了多个前沿研究方向。在肺腺癌分子亚型研究中,她通过分析铜死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和免疫细胞情况,成功对患者进行分型,并构建了预后预测模型,为肺腺癌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指导。而在CAR-T细胞疗法在衰老领域的应用项目中,她通过收集和分析单细胞测序数据,发现了潜在的衰老靶点,并尝试设计了ScFv和CAR-T细胞,为缓解心脏衰老相关病理提供了新的思路。此外,她参与的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项目,研究CAR-T细胞疗法的工程化生产和日常化应用,为抗衰老研究带来了新思路。在骨折的时序性变化图谱及大尺寸不愈合的机理研究中,她通过分析胫骨损伤模型的单细胞测序数据,展现骨折后各细胞的时序性变化图谱,致力鉴定新的与免疫细胞互作、促进骨折愈合的成骨细胞亚群。在生物医学图像处理领域,她选修了BIA4这门课,与团队成员一起开发的BTCS软件能够准确地对乳腺肿瘤组织病理图像进行分类和进行一些基于细胞核分割的细胞属性测算,为医生的诊断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在以上的科研经历中,王雨菲共参与了两篇研究论文和两篇综述文章的撰写。王雨菲与iGEM团队成员在科研的道路上,王雨菲始终保持着持续的学习和积极的科研态度。对于她而言,这些动力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在王雨菲看来,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学习伙伴是保持学习动力的关键。当和伙伴拥有相同的爱好和追求时,彼此之间的鼓励和支持让她更加坚定地走在科研的道路上。其次,王雨菲本身是一个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的人。这种性格特质使她在面对科研任务时,总是能够深入挖掘问题的本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虽然这可能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正是这种对细节的执着追求,让她在科研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从而推动她的研究不断深入。此外,王雨菲还非常注重自我拓展和知识积累。除了完成课程任务外,她还会花费大量时间去研究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并积极寻求额外的学习资源。通过广泛阅读相关书籍、参加学术讲座和研讨会等方式,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这种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使她在科研过程中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也同样重要。在科研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但她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同时,不断反思和总结自己的研究经验,从中汲取教训并不断完善自己的研究方法。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和不断反思的态度,使她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成就。王雨菲参加清华大学夏令营在本科求知的道路上,王雨菲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同时也收获了许多卓越导师的宝贵的人生指导。她参与的“骨折时序性变化图谱及大尺寸不愈合机理”的研究项目是在周婧/欧阳宏伟教授实验室进行的。欧阳宏伟教授不仅是一位卓越的科学家,更是一位关注学生成长的导师。他关注学生思想动态,给予学生生活指导和职业规划。在与欧阳老师的交流中,王雨菲不仅感受到了他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的科研态度,更被他对学生的关心所感动。王雨菲在做实验学生工作征途,风采与荣耀共扬王雨菲在学生工作方面的经历,也是一部充满汗水与成就的篇章。从校区学生会的体育部干事,到成为负责人,到成为校区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她始终保持着对工作的热情和专注。“我的学生工作主要集中在文体中心。”王雨菲回忆道,“我负责策划和举办校区各类大型的文艺体育类活动。比如,从校区运动员的选拔到带队参加校运会。我记得我当体育部负责人那一年,我们校区的本科生队伍取得了浙江大学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这让我感到非常自豪。” 这一荣誉不仅是对运动员们辛勤付出的肯定,更是对王雨菲和体育部干事们精心策划和组织能力的认可。除了校运会的辉煌成就,王雨菲还和文体中心的伙伴们管理了校区三好杯各专项运动队的训练、器材管理等工作,以及协助举办春季联谊舞会、迎新晚会、学生文化节等文艺活动。这些经历提高了王雨菲的组织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还帮助她学会了如何与各种人有效沟通,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和高效。王雨菲参与组织的文体活动除了在学生工作方面的出色表现,王雨菲还是一位运动爱好者。她在浙大三好杯的乒乓球比赛中多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背后是她对运动的热爱和坚持。对于王雨菲来说,打乒乓球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王雨菲说,“每次打比赛,我都会充满期待。虽然比赛可能会持续两周甚至更久,但那种为了胜利而拼搏的感觉让我非常享受。”她认为,运动不仅让她在学业之余得到了放松和锻炼,更让她学会了如何面对挑战和困难。在比赛的过程中,王雨菲会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乒乓球上,忘记所有的烦恼和压力。每次比赛前的训练和准备都让她更加专注于目标,也让她更加期待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确幸。这种投入让她格外珍视当下的精彩,能够激励她完成手中的事情,并为下一个阶段做好充分的准备。王雨菲与学校乒乓球队成员(左二)寄语to ZJEers很多学弟学妹认为人生第一段科研经历很重要,经常再三思考却不勇敢迈出第一步,把它和自己未来若干年的研究方向的联系夸张化了。但其实只有多尝试,多去接触一些领域,去接触不同的实验环境,去认识新的人,才能找到真正的热爱,才能知道适合自己的科研环境是什么样的,才能逐渐找到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关于在ZJE的生活,我深感这里的生活和学习环境都是一流的。国际校区有丰富的图书资源,丰富的数据库,全面的科研设备,为大家提供了探索学术世界的广阔舞台。建议大家充分利用这四年的时间,去探索和学习那些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并且多发展一些对未来的持续性发展有益的、有竞争力的核心技能。关于申请保研或出国深造,我想告诉大家,不要过于焦虑。无论选择哪条道路,都是值得尊重和肯定的。请永远不要去美化自己未曾选择的道路,在自己所选择的道路上保持热爱,积极探索。

查看更多

一起围观“浙”里的“观鸟人”——21级本科生林展翌

如果你在风景如画的校园看到一群拿着望远镜对着远处的天空或是上方的树林不知在观察什么的人别惊讶他们是国际校区的观鸟人观鸟,意即在自然环境中,在不影响野生鸟类正常生活的前提下,观察鸟类的一种科学性质的户外活动。这项听上去颇有些“大爷感”的活动到底是什么?又是怎么在国际校区风靡的?让我们对话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ZJE)生物信息学大三学生、Eco Club(环保社)社长林展翌,一起围观“浙”里的“观鸟人”和他们支持可持续发展的系列行动!缘起:德法课上的润物细无声林展翌自小就非常喜欢自然,经常被自然界的动植物所吸引,平时和家里人到森林公园、景区游玩,家里人看风景,他就研究起了当地的植物,但对“鸟”这个名词还不甚敏感,只觉得有些鸟很好看,有些鸟叫声很好听。高中的时候可能是在寄宿制学校里闷坏了,找不到适合的消遣方式,便关注起了学校里的鸟儿。不过由于学业繁重,没有进一步探索鸟类世界,但是却对观鸟这个领域有所憧憬。大一时,他终于找到了开门的钥匙,林展翌说:“我们大一必须要修德法课(思想道德与法治),这门课很重视‘情’与‘美’的培养,注重‘全人’发展,当时上课的梁清华老师特别喜欢自然和鸟类,她在课上与我们分享了她的经历,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当得知梁清华老师是浙江野鸟会的成员后,林展翌迅速与梁老师取得联系,梁老师成了他观鸟路上的启蒙老师,引领他学习更多鸟类鉴定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观鸟素养和如何更好地与其他鸟友互动。之后,林展翌也进入了浙江野鸟会,认识了观鸟界的众多“大咖”,从此观鸟能力突飞猛进。壮大:国际校区观鸟群体发展爱上观鸟后,林展翌在校区开始寻找起拥有同样爱好的“鸟友”,但并无收获,怎么培养身边同学们的爱好,让同学们“入坑”,并为校区的动植物保护做点什么?林展翌便利用Eco Club的力量开展校园生物调查,并在社团纳新和嘉年华等大型活动中,努力寻找校园中潜在的观鸟爱好者们。经过一番努力,最后确实有同学对观鸟这个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之后变成了合格的观鸟人,并且在这个“坑”中越陷越深。Eco Club不定期举行鸟类例观活动,对于一些观鸟新手,他们提供望远镜并教授如何认鸟。去年4月,国际校区首届观鸟比赛举行——在六个小时的比赛时间内,大家可以自由在校内以及学校周边观鸟,最终统计观察到的总鸟种数并进行比拼。Eco Club构建了数据表记录校园鸟类的种类、出现的季节和频度等信息。截至2024年4月15日,他们已经在校园内发现了超过80种鸟类物种,其中有许多在嘉兴地区都是难得一见的(例如栗鹀、鳞头树莺等,是嘉兴少见的过境鸟)。去年5月,林展翌、孙煜皓等鸟友在离校区半小时左右车程的尖山发现了珍稀鸟类中华仙鹟,刷新浙江省鸟类发现记录。演化: 观鸟人的收获与愿景观鸟, 让他们更加注重观察自然、保护自然,Eco Club还举行校园堆肥、绿色出行、校园动植物调查、地球一小时校园关灯活动、垃圾分类宣传等,为共建低碳绿色校园添砖加瓦。社团指导老师、ZJUI兼聘教师Ryan Flanagan介绍了社团的由来:“为了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写作课上提出让学生寻找生活中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学生们提出了校园部分食物残渣直接倒入普通垃圾箱,造成温室气体排放这一 ‘隐形问题’。我们就在校园创建了一个堆肥场,会有志愿者每天轮流负责将堆肥与枯叶混合,以产生营养丰富的堆肥,这些堆肥将会作为农作物的肥料回到土壤中。”后来,这个堆肥小组就发展成了如今的Eco Club。去年11月,Eco Club社员发现了有鸟类撞在校区建筑的玻璃上而死亡,他们与校区校园服务中心和支撑与保障部联系,校区迅速反馈,与社团携手,经过调研、效果分析,确认了贴防鸟撞膜的解决方案,并于去年12月完成贴膜试点改造。目前,鸟撞贴纸安装已经近5个月,未在防鸟撞设施附近发现过更多的鸟类撞击玻璃事件。贴膜前贴膜后林展翌介绍,观鸟是个可i可e、包容性非常强的活动。观鸟可以让人接触大自然和美丽的动植物,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让人放松下来,缓解学习生活工作的疲劳。观鸟使人走出宿舍,接触户外,同时也增加了运动量。鸟友们一起观鸟,彼此间的交流增多,让人变得更加开朗。观鸟人不仅仅会关注自身,更会关注环境、关注动植物、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目前身边的多数人对“观鸟”这个领域还不甚了解,甚至会把“观鸟”同“摄影”混为一谈。作为观鸟者,他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可以真正了解观鸟、关注自然,也能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保护自然的行动之中,让花鸟鱼虫融入进生命里。在“浙”里,不仅有身体力行保护地球的“观鸟人”,还有更多支持可持续发展的系列活动在开展。可持续校园为响应我国“2030碳达峰”及“2060碳中和”气候行动目标,贯彻落实浙江大学《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Z4G计划),海宁国际校区秉承可持续校园发展理念,对标国际,致力于建设国际领先的可持续校园范例,先后获得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LEED V4.1 O+M铂金级认证、EcoCampus铂金级认证、ISO14001:2015认证。让我们呼吁校区师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从每一件小事开始做起,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查看更多

走出小圈子 迈向大舞台——20级本科生孙也

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ZJE)2020级生物医学专业本科生,生物医学2002班团支书,已推免至清华大学PTN项目(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攻读博士学位。她一往无前、不懈奋斗,实现了从成绩平平到名列前茅的突破。曾获得浙江省优秀毕业生推荐资格、国家奖学金、浙江大学一等奖学金、ZJE学业二等奖学金、浙江大学优秀学生、浙江大学优秀团干部等众多荣誉。她不断突破、乐于奉献,完成了从胆怯畏缩到积极参与学生工作的蜕变。曾担任ZJE兼职辅导员、浙大海宁国际校区团委办公室负责人、Academic Family成员等。 01春风化雨 · 阔步前行回忆起四年前初入大学校园时,孙也觉得那是对“迷茫”和“陌生”最真实的写照。面对崭新的环境、陌生的同学,原本高中成绩不错的她,按部就班沿用高中的学习方式,只知道盯着课堂上老师讲的ppt,一开始就受了不小打击。“我在写第一篇ICA(论文作业)的时候,因为不会使用文献索引的网站,最后只得了63分。”她仿佛完全失去了自己的节奏,强烈的不适应感萦绕着她。跟很多人一样,她也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摸索,才逐渐找回适合自己的学习生活方式。一次与班导师、ZJE助理教授李香花老师的一对一聊天,使学习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悄然萌生。李老师主动走近她,细致了解她的情况,还根据研究兴趣,针对性为她推荐实验平台,鼓励她走出宿舍,去实验室感受实践检验理论的乐趣,探索未知的学科知识。李老师尽职尽责地与班里每位同学谈心谈话,她细心耐心的工作态度和与学生打成一片的工作作风,使孙也备受鼓舞。她说:“回首过去,我感到非常幸运,庆幸迷茫的我,在国际校区ZJE遇到了一群非常友善的老师和同学,是她们的春风化雨,帮助我勇敢迈步向前。”02开拓创新 · 勇攀高峰能获得清华大学的预推免录取,与她本科期间丰富的科研实践经历是分不开的。孙也认为加入ZJE助理教授刘坚老师的实验室是她本科期间收获最大的事。大二上学期,孙也与两位同学贺昕彤、卢建璋商定组队参与SRTP(大学生科研训练),并选择加入刘老师的“403 Lab”。在刘老师实验室,孙也得到了充分的信任与锻炼。除了常规的实验研究,她还自主设计课题、参与实验方案编写、实验室自媒体推文撰写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在实验室的实践中得以提升。  “实验室的推文撰写其实对我的科研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帮助”,孙也说到,“因为推文撰写的关系,我也阅读了大量相关论文,更在机缘巧合下关注到了胞浆DNA传感这一前沿方向。我如今对免疫学的浓厚兴趣也源起于此。” 孙也和队友因为自主设计了选题,因此科研项目一直相对独立于实验室的其他项目组,这也对她所在团队的自主研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大量查询相关资料、频繁与导师沟通汇报、潜心梳理研究内容,她们的SRTP项目“鉴定肺鳞癌背景下胞浆 DNA 传感通路中的关键因子”最终获得了省级立项。基于此项SRTP,她们也在刘老师的支持鼓励下,整理成果,撰写论文,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成功在Frontiers in Immunology杂志(国际免疫学会联合会(IUIS)官方期刊,IF=7.3)上发表了相关综述论文。从拿着移液枪手抖的“小白”到发表第一作者论文,孙也在忙碌中迅速成长。后续她还加入浙江大学医学院微生物与感染实验室、清华大学免疫学研究所等单位深入学习。丰富的实验室训练在无形中开阔了她的眼界,锻炼了她的能力。 03突破壁垒 · 破蛹成蝶在国际校区,国际化的培养模式不仅提升了她的英语能力,培养了她的自主探究能力,更锻炼了她的团队协作能力,令她走出了小圈子,看到了更大的平台与可能。校区课程培养中的小组合作模式也使她获益良多。通过与组员们的交流分享,她知道了不少论文写作的方法和软件。令她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大一一次小组合作的演讲作业。团队中一位同学领导力较强,就鼓励她负责critical thinking(深入讨论文章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她第一次“很难受”地思考科学问题,广泛阅读文献,逐渐主动询问,努力寻找答案。此次团队成功完成汇报后的酣畅淋漓,令她面对未知知识时,少了很多胆怯。科研工作从来不可能是“孤军奋战”的。为了取长补短,互相激发,孙也从大二开始,逐渐与身边的朋友们自发开展“peer review(同行评审)”,互相分享优秀的观点,共同研讨出现的问题。有了一群相互鼓励、真诚建议的朋友,科研探索和学习攻关的路上再也不寂寞了。给予孙也成长强烈支持的除了身边的三五好友,还有热情的学长学姐和学院的各类科研讲座和升学就业指导平台。“学长学姐们总是非常真诚地结合自身的经历答疑解惑,高质量的升学就业指导ACT讲座也给了我非常多的启发。”孙也如是说,“我在准备推免夏令营面试期间也经常翻阅这些宝贵的经验,可以说这对我的升学帮助很大。”正因为此,孙也也从之前有些胆怯,不敢表达的自己,成为如今这样一个乐于分享的人。她也想像学长学姐一样,把自己积累的经验,悉数分享给需要的人。 04勤于服务 · 乐于奉献国际校区是一个多元包容的地方,为同学们提供了充足的机会与舞台。在“浙”里,敢想、敢拼、敢创新成为了不少同学共同的特点。孙也在一次次的突破中,在校区氛围的感染下,也逐渐形成了愿意尝试新事物的性格。四年间,孙也不断突破自己,积极投身各类学生工作。从完全没有接触过学生工作的“小白”,到团委办公室干事,到团委办公室负责人,再到ZJE兼职辅导员……每一个角色背后都有孙也的勇气与汗水。她不仅完成了组织会议活动、撰写报告文书等基础工作,也出色完成了多场学院ACT讲座主持、校区毅行活动策划组织等重要工作。她也积极利用寒暑假,参与支教、调研等多项社会实践活动。街头随机采访,向村子的孩子们分享大学生活,带孩子们做实验、学英语,作为医护工作者服务大众……每一项活动都让孙也体会到自身的价值与奉献的意义。 05寄语回首即将过去的四年求学之路,孙也认为可以用为“不懈尝新,砥砺前行”八个字总结自己。她并非在一开始就找到合适自己的节奏,而是在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大学时光中,不断接触新的知识,拓宽新的思维,才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每一次体验都是挑战,也是不断认可、了解自己的过程。她说,“身边优秀的同学非常多,每个人都有熠熠闪光的点,多与周围老师同学交流,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她是一个“慢热”的人,在新环境中常会感到无所适从,但是大学四年的生活却带给了她意想不到的幸福与收获。有了校区包容的平台,与师友的并肩前行,孙也才能不断沉淀,砥砺前行。 “挑战”和“突破”是国际校区给予孙也的前行利器,“勇敢”和“自信”是大学生涯给予孙也的宝贵财富。未来,孙也将带着这些财富和力量,继续开拓奋进,为生命健康事业贡献力量。最后,孙也想对学弟学妹们说:在大学生活中不论是遭受了挫折还是收获了成绩我们都不要停下脚步正如泰戈尔所说 “尽管走下去,不必逗留着去采鲜花来保存,因为在这一路上,花儿自然会继续开放。”

查看更多

学院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