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News
更多
【Biomed-X Seminar第121期】同济大学王平教授分享氨基酸感应机制与肿瘤治疗

【Biomed-X Seminar第121期】同济大学王平教授分享氨基酸感应机制与肿瘤治疗

2024年12月2日下午,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Biomed-X Seminar第121期在国际校区2A楼A203报告厅顺利开展。受学院刘坚研究员邀请,同济大学医学院副院长王平教授作“Amino acid sensing mechanisms and tumour therapy”的学术报告。王教授长期致力于肿瘤微环境的基础研究和转化研究。他首先介绍了肿瘤细胞感应微环境营养匮乏的作用机制,机体如何感应氨基酸水平变化,并作出适应性反应是研究代谢应激与细胞命运的重要科学问题。团队在研究中发现了一个全新的缬氨酸特异性感应器—人源去乙酰化酶HDAC6,并揭示了缬氨酸限制导致HDAC6核转位,进而增强TET2活性并诱导DNA损伤的具体机制。值得注意的是,该感应机制是灵长类所特有的,通过进一步的机制解析发现灵长类HDAC6含有一段特有的富含丝氨酸-谷氨酸十四肽(SE14)重复结构域并通过该结构域感应缬氨酸丰度。在肿瘤治疗方面,缬氨酸限制本身或联合PARP抑制剂,可有效抑制肿瘤生长。王教授团队通过持续科研攻关找寻到攻击肿瘤细胞的分子机制,以期为肿瘤诊疗开辟新途径。活动中,师生积极互动,充分展现自由学术探讨和对科研问题的批判性思考。王教授认真详细地回答了每一个提问,让师生对该领域的科学研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见解。本次报告是学院Biomed-X Seminar系列报告的第121期,学院将继续通过该学术品牌建设,为师生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舞台。文:许田力图:许田力
2024-12-05
金秋医路探秘,健步逐梦向前:2024年ZJE秋季毅行完美收官!

金秋医路探秘,健步逐梦向前:2024年ZJE秋季毅行完美收官!

晴空万里,叶披金装,浙大国际校区师生齐聚一堂。来自各不同年龄段的近250名师生组成了25支队伍,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步伐开启了一段8公里的历史探寻之旅。“2024 ZJE秋季毅行,有我真行!”随着一声响亮的口号,毅行正式开启。师生们满怀热情,踏上了探寻生医文脉的旅程。从校园到鹃湖再到校园,有人悠然漫步,尽享秋意,有人疾步如飞,充满激情,所有队伍交织成一幅多彩的画卷,展现了毅行者们独特的风采与坚定的姿态。欢声笑语中,参与者在游戏中齐心协力,奏响了一曲智慧与协作的交响乐。每一次合作都是一次心灵的碰撞,每一张PASS卡都凝聚着对浙大西迁精神的传承。当全员抵达终点,当完成知识问卷,每位完赛队员都迎来了属于他们的荣耀时刻。在毅行的最后一刻,团结的力量和不懈的毅力如潮水般涌动,为这场充满意义的征程画上了圆满的句点。大家用脚步丈量了历史,用心感受了求是精神,共同书写了一段难忘的回忆。【活动感想】这是我们海宁夸父跑团的第一次全体团建,大家的表现都非常棒,特别团结。体力好的队员不仅负责解读那些知识KT板,还会时不时鼓励和指导体力稍微差一点的队员,整个团队气氛又轻松又温暖。我们队伍里还有几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长,所以这次活动对我们来说格外有意义。大家一起跑步、一起欢笑,这段经历绝对会成为我们心中珍贵的宝藏,期待下次再聚,继续创造更多美好的回忆。——海宁夸父跑团毅行沿途的游戏都非常有意思,其中最让我们印象深刻的就是“固壁清野”和“筚路蓝缕”, 大家齐心协力,团队协作得特别棒,活动完成得非常顺利。作为第一支出发的队伍,我们差点走错路,但大家一点也不慌,一边唱着歌,一边欣赏着鹃湖美景,特别惬意。在这次毅行活动中,我们不仅锻炼了身体、认识了一大波新朋友,还了解了浙大西迁的故事,对浙大“求是创新”的校训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收获颇丰。——叫什么队非常感谢我们海宁夸父跑团的每一位队员,大家分工明确、互帮互助,最终成功拿下了实力奖特等奖。同时也特别感谢主办方,我在抽奖中还非常幸运地抽到了一等奖。这次活动不管是从奖品还是经历上面都收获了很多,很期待明年的毅行。——2021级生物信息学 徐梓翼作为一名引导组志愿者,我参与了前期培训,并且在鹃湖活动现场引导各支队伍走对路线。活动当天,我还看到除了我们学校毅行的队伍,还有很多市民也在沿湖锻炼,这种运动氛围特别有感染力。有机会的话,明年我也想加入毅行队伍,切身感受这段毅行旅程。——2024级生物医学 虞明朗【一分钟VLOG挑战】各队可将本队活动照片或视频剪辑成一分钟以内的VLOG,于12月8日17:00前投稿至yumo.22@intl.zju.edu.cn即可参与一分钟VLOG挑战。队伍投稿的VLOG经初审后将发布至ZJE学院官方视频号,发布48小时后点赞数最高的三支队伍将获得最佳风采奖,并获得星巴克代金券一张。
2024-12-05
活动预告Events
更多
为什么选择ZJE
在浙里ZJEers
更多

乘时代之风,逐前程之浪——ZJE迟颖老师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时代,科技的进步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尤其是近期人工智能的兴起在生物信息学和生命科学领域也掀起了新的风潮。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的颁发,再次将科学舞台的聚光灯投向了人工智能蛋白质等大分子从头设计、结构预测、以及人工智能主流的算法架构这些关键技术。这些技术不仅能够揭示生命分子背后的奥秘,更为精准医学和新药研发铺平了道路。而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如何抓住这些科技革新带来的机遇,成就自我,成为每个科学研究者和青年学子的思考重点。在ZJE,就有这么一位将人工智能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的专家-迟颖博士。今天,很荣幸请迟老师为大家分享自己的学术科研及创业经历,并探讨如何顺应时代潮流,在生物信息学和相关科学领域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并把握未来的无限可能。迟颖 ZJE副教授研究领域 : 生医智能迟颖老师博士毕业于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大学,师从荣获帝国勋章的Richard Kitney教授,后又在牛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教授Alison Noble的指导下完成博士后研究。迟老师曾获欧洲核磁共振年会最佳论文奖、伦敦市创新奖及帝国理工创新个人奖,已发表77篇论文及专利。她先后担任西门子医疗中国区人工智能总监、阿里巴巴达摩院智慧医疗与制药智能的团队创始总监和资深算法专家,后成为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人工智能新药研发平台的联合创始人、首席技术官及首席执行官。她和团队在全球疫情期间研发的算法产品,曾进入欧洲、美洲、东南亚等国家的千余家的海内外医疗系统,收到过国务院办公厅的感谢信和联合国医疗创新年会的表彰。心无褶皱,行至春光迟颖老师的学术之旅充满了对前沿科技的热爱与探索。她从小对计算机和软件开发有着浓厚的兴趣,并非常敬仰医学研究。此种兴趣驱动她逐步踏上了医疗人工智能研究的道路。她本科期间专注于计算机软件学习,在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攻读硕士时深入研究医用多媒体,开始全面接触医疗人工智能领域。硕士毕业后,迟老师获得伦敦帝国理工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师从英国皇家工程学院Richard Kitney教授,攻读生物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开展尖端的有关人工智能赋能医学的研究。博士毕业后,迟老师经推荐进入牛津大学以博士后身份从事了两年生物医学工程方向的研究。随后,因为更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落地应用,迟颖老师又开启了她的创业之旅——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医疗影像领域蓬勃兴起的早年,在西门子医疗系统有限公司担任人工智能中国区总监,开启了医疗人工智能商业化的第一步。她主导、参与或推动了医疗人工智能的多个重大项目,曾开发包括体外诊断中的体细胞成像与分析、头颈部器官的精准放疗、影像报告的中英自然语言人工智能技术优化和革新在内的前沿医疗人工智能技术。2018年,迟颖老师加入阿里巴巴达摩院,创立了智慧医疗团队,随后在疫情前期又增编了制药智能的第二梯队,进一步拓展了她在人工智能和生命科学领域的影响力。她率领团队在人工智能赋能的抗体设计和新抗原的发现、冷冻电镜蛋白质结构建模、蛋白间结构预测和亲和力等关键成药指标计算、帕金森与老年痴呆的预防、服务于治疗儿童自闭症和青光眼的脑机接口、心肌缺血、脊柱与关节退行性病变、病理切片验证等技术方面研究摸索。在她创业的公司中,她通过与英伟达和阿里云一起主办国际人工智能竞赛推动了新冠病毒广谱抗体药物的设计。创业之路的开启为她提供了更多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的机会,也让其在途中收获了丰富的创业知识,如领悟到平衡科学性与用户需求的重要性。同时,迟颖老师谈及了其在创业途中遇到的最大挑战——科研目标高远但时间有限。对此她也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法——调配资源,让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学习到基本知识,共同向聚焦的目标努力、攻克问题,从而提高科研效率。这与之后进入学校传授知识给广大的学生,在交流中与学生成长,在科研上做得更加深入,有异曲同工之妙。并且这样可以推动社会急需的人工智能的普及,培养年轻的尖端人才,为人类的科技进步贡献一定的力量。砥砺前行,久久为功 在谈到医疗人工智能的现状与未来时,迟颖老师认为,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极其广阔。她特别提到,人工智能在大分子结构分析、大分子药物从头设计等领域的突破,已经改变了传统的生物医学研究模式。她领导的团队通过人工智能算法,显著加速了药物研发的周期,特别是在抗体药物从头设计和蛋白质动态构象结构模拟方面,人工智能的优势逐渐显现并被验证。尽管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静态蛋白质结构预测上取得重大进展,但迟教授认为,动态蛋白质构象的变化及对应的功能的接续的模拟依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迟颖老师的实验室正在积极探索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克服传统分子动力学在效率和力场的应用范围上的局限,从而推动更多复杂生物体系的高速模拟,同时大大拓展应用场景到更加前沿的领域。另外,单细胞时空多组学也是她另一个研究重点,主要利用算法来处理复杂的生物数据。这一方向对于理解细胞内的分子机制,以及疾病分子变化的微观环境,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 。最后在以上两个领域的基础上,迟老师的实验室还致力于开发融合分子动态构象结构与单细胞时空多组学的专业纵深GPT大模型,旨在构建更加精准的病理机理发现、疾病诊断与药物研发或重定向平台 。迟颖老师强调了科研成果的临床转化和商业化。她指出,人工智能技术的商业化具有非常大的潜力,尤其是在生命科学领域,创新的人工智能产品能够迅速变现并带来经济效益。同时,迟颖老师也强调了商业化过程中的挑战,尤其是技术保护、伦理问题等方面的重要性。她建议在项目成果验证后首先申请专利,再发表论文,以确保技术的商业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而对于大学生的创业生涯,迟颖教授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提出唯有打磨自己的能力,把技术做扎实,过硬,才能在未来靠硬实力的时代中实现自我价值。寄语ZJEers在与同学们分享经验时,迟颖老师给予了诸多实用建议。首先,对于未来发展方向,她鼓励学生在科研中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因为热爱是保持科研动力的关键。在选择研究课题时,她建议学生首先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组加入,并充分利用导师的经验,导师的引导和建议在科研方向的确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团队合作,她强调了科研项目中交叉合作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国际化的科研环境中,团队合作大概率能够拓展项目可以充分利用的资源、在此基础上提升成果的质量,最关键的是国际化目标市场的准入和接纳会也相应地会更加顺利,进一步促进国家间的和平发展,一起向未来。我们身处这样的国际校区环境,这是我们面对的特有的机会和责任。对于大学本科生而言,迟老师建议我们先进入一个团队,像海绵一样汲取知识,奠定扎实基础。而在成为团队领导者方面,迟老师认为科研能力和组织领导力都很重要。在科研能力上要对自己有高要求,而在对待团队成员时,要怀有关切之心。此外,迟颖教授在平衡学业与生活方面呼吁同学们“Work hard, play hard”,对学习与日常生活保持着同样的热情。在繁忙的科研生活中,合理的时间管理和身心平衡也同样重要。她认为健康是科研的基础,学生要保证足够的睡眠和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持一个良好的心身状态。对此她也提出了自己调节的方法——运动。迟颖老师热爱打羽毛球,投铅球、掷铁饼等,也曾在本科的校运动会破过记录。此外,迟颖教授也曾热爱诗歌创作,在斟字酌句的锤炼和推敲中提升了自己的语言能力,也开阔了心胸和情怀。最后,迟颖老师强调了与焦虑和解,不要让它消解了自己的热情。她鼓励我们洞悉世间万象,大到人类发展、小到柴米油盐。同时我们应珍视并发展个人的独特才能,矢志不渝地追求卓越,立志成为拥有非凡专长的国之栋梁。在此基础上,管理自己,进入一个阳光的正向循环:从热爱一个科研方向,到因热爱而努力拼搏,积极思考而不断攻克难点,到取得更加优异的成果,再进入更具开创、更尖端的领域研究的崭新境界。最后,以一首迟颖老师在去年元旦前,写给联合的交叉课题组共庆佳节的小诗作为结尾:隆冬佳节聚团圆,皆是铸藏凌霄剑酒盈樽、霞印天,举头望,一行归雁忆聚散、行忙远,旅足天下,索求灿然。问候暖、去岁寒,戎马霜露,真淳难掩。万古繁华,胸中积淀,举杯触感,是夜畅醉师生缘!

查看更多

于梦生辉映,游灵绘境深——ZJE于游老师

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时代,每个人的生命旅程都是独一无二的。有些人在平凡的起点上,怀揣着非凡的梦想,一步步走向了不平凡的人生。于游博士的故事,正是这样一段旅程的缩影。从宁静的东北小镇到国际科研的舞台,他的人生轨迹如同一幅精心绘制的画卷,每一笔都饱含着对知识的渴望,对探索的执着和对生活的热爱。个人简介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于游博士,本科就读于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随后以直博生身份加入清华大学生物系,在杨茂君教授的指导下,深入研究药物靶点膜蛋白的结构与药物分子作用机制。完成博士学位后,他在美国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CC)Dinshaw Patel院士团队担任博士后,专注于染色体结构维持复合物与DNA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在癌症和抗病毒免疫中的相关性。目前,于游博士的研究工作集中在染色体结构与功能、DNA损伤修复、抗病毒核酸免疫机制,以及蛋白-核酸相互作用的结构生物学和计算生物学分析,为相关领域的科学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学术启航: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在东北小镇宝清县的宁静中,于游博士的学术梦想开始孕育。他出生于一个公务员和小学教师组成的家庭,从小在父母的期望与教诲下,培养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世界的好奇。在高中的青葱岁月里,于游博士被一种深信不疑的理念所触动:科技的进步,本质上是人类感官的延伸。他站在时代的门槛上,目睹着电视广播中不断涌现的预言——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于游博士的内心充满了理想主义的激情。他憧憬着深入生物学的奥秘,为对抗重大疾病贡献自己的力量。他希望能够在微观细胞的世界中,发现生命的密码,为人类的健康和福祉开辟新的道路。机缘巧合之下,于游博士在高考提前批次被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录取,开启了他的学术探索之旅。本科毕业后,于游博士决定继续深造,他进入了清华大学生物系,成为了直博生。在这里,他遇到了杨茂君教授,这位同样毕业于吉林大学的学长,成为了他的导师和引路人。于游博士的学术兴趣逐渐聚焦于结构生物学,特别是膜蛋白的结构研究,他意识到这一领域在药物研发中的重要性。于游博士深知,科研之路若无明确目标,便如同航海者失去了罗盘。他选择了药物研发作为自己的方向。在杨茂君教授的指导下,于游博士参与了抗疟疾药物研发的课题。这是一个与疟原虫相关的研究方向,恰好在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之际,抗青蒿素的疟原虫在东南亚地区开始蔓延。这一现象并非巧合,而是科学探索中的一次重要机遇,激发了于游博士探索新药物的强烈兴趣。杨茂君教授的一句话深深影响了于游博士:“休息就要休息的好,学习就要学的专注,科研就要做到极致。”这句话不仅成为了他科研、学习和生活的指南,更在他心中点燃了追求卓越的火焰。在于游博士的努力下,课题不仅顺利完成,研究成果也得到了发表,成为他学术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2017年6月至2023年12月,于游博士在美国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CC)的Dinshaw Patel院士课题组做博士后,继续在结构生物学领域深耕。他的研究方向转向了染色体结构维持复合物与DNA的结构和功能,特别是在DNA复制和损伤修复过程中,及其在癌症的发生发展和抗病毒免疫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在MSKCC的博士后期间,前三年科研之路并不平坦,Dinshaw Patel院士的鼓励,“既要积极,又要有耐心”支撑他不断前行。在博士后的后半段,于游博士在持续的学习和尝试中获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科研征途:生命奥秘的不懈追求在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上,于游博士以一颗赤子之心,勇敢地开启了他的科研之旅。他的初衷,源自对人类健康的深切关怀,渴望借助科学的力量,揭示疾病背后的分子机制,为治愈之路指明方向。深知生命之有限,这更加坚定了他追求理想的决心。于游博士的科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在科研的低谷中徘徊,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生命奥秘的好奇和探索的热情。科研的道路漫长且充满未知,但这正是驱使他不断前进的动力。“无论当前的道路如何曲折,都应坚持自己的信念,因为只有追随内心的声音,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方向和目标。”于游博士表示。2021年,他以一系列突破性的研究,点亮了科学的天空。他首次解析了染色体结构维持复合物SMC5/6和MRN复合物的高分辨率分子结构,揭示了它们在DNA损伤修复等关键生物学过程中的作用。这些成果,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他科研道路上的每一步。在科研的海洋中,于游博士不断汲取知识的养分,保持学科前沿的敏锐洞察。他深知,SMC5/6复合物在细胞抗病毒免疫中的关键作用,这不仅是他研究的焦点,更是未来抗病毒药物研发的重要基石。从吉林大学生命科学院的青涩学子,到清华大学的直博生,再到美国凯瑟琳癌症中心的深造,于游博士的每一步都坚实而有力。他不仅在学术和科研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更在人生的旅途中,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和智慧。于游博士坦言,“失败并非成功之母,而是失败后的学习和成长,加上最终的成功,共同构成了真正的成功之路。”他的博士后导师,即便在82岁高龄,依然对科研充满热情,这深深影响了于游博士。他认识到,科研不仅是职业,更是一种生活哲学,一种对知识不断追求的生活态度。他以积极耐心、谦虚自信、格物致知的态度,面对每一个挑战。积极耐心意味着在科研中要主动探索,即使面临未知和失败,也要保持耐心,通过不断的摸索、学习和总结来克服障碍。谦虚自信则提醒我们,无论成就多高,都要保持谦虚的心态,同时也要对自己充满信心,这是科研成功的关键。而格物致知不仅是对事物细致入微的观察,更是深入分析事物运行规律的过程。作为结构生物学家,他在原子级别上观察生命活动的本质,从而理解小分子、蛋白质与核酸间的相互作用,揭示疾病的根本原因。这种对事物深刻理解的追求,是科研工作者的目标。于游博士还提到,格物致知之后,还有心诚和正心的修养,即在做科研和生活中都要诚实、公正,保持一颗不邪的心。这些品质,对于科研人员来说,同样是追求的目标。如今,于游博士带着满腔的热忱和成熟的智慧,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在ZJE继续他的科研梦想。生活旋律:工作与休闲的和谐交响在繁忙的科研工作之余,于游博士的生活同样丰富多彩,他的生活之旅充满了平衡与和谐。生活与工作的平衡,对于于游博士来说,是一门艺术。正如亨利·戴维·梭罗所说:“忙碌并不意味着生产力。”他坚信,休息时应该尽情放松,而工作时则需全神贯注。这种看似简单的原则,实践起来却需要极大的自律和智慧。于游博士的生活中,有一个志同道合、理解互助的爱人,一个充满温馨和快乐的家庭,这些都是他科研生涯中不可或缺的支撑。除了学术研究,于游博士的生活中还有一项不可或缺的元素——运动。无论是游泳、乒乓球、篮球还是足球,他都乐在其中。他深知健康的身体是科研和生活的基础,并以此为动力,追求“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宏伟目标。运动不仅锻炼了他的身体,也让他的精神得到了放松,尤其是在长时间的科研工作中,运动为他提供了必要的体力支持,让他能够保持积极和健康。于游博士认为,运动与科研之间存在着一种奇妙的和谐。运动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够培养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这对于科研工作中的合作与创新同样重要。当谈及加入ZJE的感受时,于游博士表示,他自加入以来已经半年多,这段时间里,校园的优美环境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院的老师们不仅热情友善,还给予了他巨大的帮助和指导,学院领导的支持也让他感到温暖和鼓舞。在实验室,他观察到同学们的勤奋和积极,以及他们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和谐氛围。这种团队精神和同学们对目标的明确追求,为学院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于游博士认为,生活的幸福感是科研工作的重要保障,在一个充满支持和愉快的生活环境中,他可以更专注和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享受在ZJE的每一天。寄语ZJEers面向国际,面向未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望所有的ZJEers,一起努力,积极又耐心,严肃且活泼,在科研生活中,取得一个又一个的突出成绩。无论是研究生还是本科生,未来的职业道路的选择,首先就要扪心自问,什么事情使自己最有成就感。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应投入到真正热爱的事业中,这是通往成功的关键。对于学术追求者,早定目标,不断学习、积累、突破,以在专业领域取得领先地位。科研工作者应有崇高追求,但不应牺牲基本生活。让我们珍惜时间,全力以赴,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在科研的探索旅程中,我们常与困难和挑战相伴。面对未知,我们需保持积极耐心和谦虚自信,承认失败的可能,同时坚信成功的可能性。通过不懈的学习和尝试,我们能不断积累、进步并创新。这正是执着与执拗的区别所在。我期望同学们都能取得优秀的科研成绩,更希望同学们能在克服重重困难和挑战后,获得突破性的科研成绩,这种学习、思考、进步和突破是成就感的真正来源。

查看更多

学院刊物